第(2/3)页 徐孝然觉的有道理,他家里做生意的多,从小耳濡目染,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强。 “你说,我们要不创个业吧?” 徐孝然家里不缺钱,但是他自己缺钱。 何林森问:“创什么业?” 徐孝然语塞,他也就那么一说,他哪里知道,没好气地说道:“什么赚钱就创什么业,衣食住行,哪一行都可以。” 何林森想了想,说:“我最近在学生会里接触得比较多,学校好像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,真的有好点子,我可以问问,争取一下。” 何林森执导,寝室里真要创业的话,他肯定是拿不出来钱的,出力估计他也没时间,但是他有自己的优势。 陈知壑琢磨了一下,分析道:“真想创业,得想好干什么。首先,我们的客户群体,肯定得是学生,因为学生的钱最好赚,而且不用出学校,这是我们的优势。其次,成本不能太高,不然风险太大。最重要的一点,需要技术的我们肯定搞不了,这个得另辟蹊径。” 其余三人点了点头,条条在理。 可仔细一想,却想不出什么头绪,他们能做的,别人早就做了。 “你们想想,你们在学校有什么需求,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思考。”陈知壑说。 “穿的肯定不行,学校出门就是市中心,满大街卖衣服的。” “吃的更不行了,不说到处都是饭馆餐厅,我们也不会做啊。” “住的那就别说了,我们没那个成本,需求也不大,大家都住寝室呢。” “行的也不行,很多人都有自行车,总不能在学校里开个出租车吧。” “……” 七嘴八舌一分析,大家都有些气馁,创业的想法,眼看就要夭折了。 陈知壑一愣,像是抓住了什么。 “你刚才说什么?行的方面。” 何林森说:“我说很多人都有自行车啊。” 说完疑惑得看着陈知壑,这有什么问题吗? 陈知壑想到了点子。 他想到了共享单车。 “自行车,对,就是自行车,我们就干这个。” 其余几个人疑惑地看着陈知壑,自行车能创什么业? 陈知壑有些兴奋。 第(2/3)页